有同学问我如何才能将文章写得深刻?也有同学问我如何才能使文章写得长一些——对有些同学来说,写满800字还是很困难的。今天我就结合周测作文“潮流中的多数与少数”谈谈我的写作体会。
众所周知,语言是思维的外显。因此,看到作文材料之后先别急着套用各种写作技巧,而是先静下来想一想。比如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想什么呢?
近几年,人脸识别、VR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飞速发展,使用这些技术已经成为潮流。
科技潮流给很大一部分人带来了便捷和乐趣:科普爱好者穿梭在各种专业网站之间获取知识、分享智慧;卖瓜菜的小摊贩们都在各自摊位前贴上二维码,无现金交易方便省事;有的老年人戴上VR眼镜玩无人机航拍,享受新时代的退休生活……
然而,科技潮流也给一小部分人带来了困难:有些老年人在自助银行里无所适从,或者因为不会下载手机APP而无法预约挂号……
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?请以“潮流中的多数与少数”为题,联系现实生活,自选角度,写一篇议论文。
要求:论点明确,论据充实,论证合理;语言流畅,书写清晰。
材料中有三个关键词可供我们思考:科技潮流、多数、少数。这其实是让我们思考在科技潮流中,我们该如何处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,那我们该如何处理呢?有同学说要帮助少数,要关怀少数,这种价值观当然没问题,可是你这样想,别人也会这样想,那么就会显得我们的文章不深刻了,所以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要多想一些。比如说,科技潮流中的少数是怎么产生的?他们能否也成为多数?我们是否要因这些少数而停止科技发展的步伐?我们为何要帮助这些少数?有了多数是不是一定有少数?……
我们一定要学会追问,在一些看似合理的社会现象之后多问一个为什么,这样你的文章才会有点意思,才会在千篇一律人云亦云的文章中让人眼前一亮。
到了高三阶段,我越来越觉得各种写法技巧并不是最重要的,最重要的是对一个材料要有自己的一点想法,有了想法之后,你的行文自然是围绕这个想法去展开。你的思想清晰,观点明确之后,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,把相关的素材和论证自然都吸附过来了。
还有2024年新高考1卷的“答案与问题”的作文题。在写作之前,我们仍然可以将思维发散开来,我们可以想人工智能可以告诉我们许多答案,这些答案是否令人满意?人工智能解答了一些问题之后,是否还有一些新的问题?这些新的问题人工智能能否回答?……
很多同学不会写文章,或是写不好文章,根本原因是不去想,想得少,有了想法又不去写,久而久之,写作这项能力就退化了。所以,在今天的作文课上,我并没有着重讲写作技巧——也没有多少写作技巧可讲——而是把材料打在大屏幕上,让学生静静地想,围绕这个作文材料看谁发现的问题多。
高中议论文最重要的不是语言训练,而是思维训练,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,我们往往忽视了“想”的作用,往往忽视了从看似平常的现象中去追问,去发现问题。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,我给学生们讲了《水浒传》的故事,让学生围绕“逼上梁山”能想出什么问题,学生说想不出来,我说我们的想一定要从推敲字词语句开始,比如“逼上梁山”的主语是谁?“逼上梁山”是主动行为还是被动行为?所有的好汉都是被逼上梁山的吗?若不是,能否举出反例?不是所有的人都被逼上梁山,为何还有“逼上梁山”的说法……逐层深入,我们不断接近问题的实质,所以文章就会写得深刻了,也不愁没话可写了。
附下水文:
潮流中的多数与少数
潮流乃是一股势不可挡之势,“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”。然而当潮流来临,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弄潮儿,势必有一部分人被潮流所淘汰,科技潮流亦是如此。
科技潮流改变了大多数人的生活,给人带来许多便利和乐趣。无论是科技达人,还是卖瓜菜的小摊贩,甚至部分老人,都在紧跟时代潮流,跟着时代的步伐而前进;然而,科技潮流也给一小部分人带来了困难:有些老人在自助银行里无所适从,或者面对各种手机app,茫然无措。很不幸,这些少数群体已成为科技浪潮中的“不幸儿”。
罗素曾说“须知参差百态,乃是幸福的本源”,在科技的潮流中,有勇立潮头的弄潮儿,也有被潮流无情淹没的少数者,这是一种客观事实,我们也无须悲天悯人。
难道我们会因为这些少数群体而停止科技发展的速度?当然不可以。虽然有少部分人无法适应如今的科技生活,但我们依然要加快科技发展的速度,让科技的浪潮一波接一波到来。
那么,在科技潮流中无所适从的“少数”,我们该如何解决呢? “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”,因而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还是依靠发展来解决。我们坚信,随着科技的发展,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去帮助这些“少数”。
虽然有“少数”势必会被潮流无情地淹没,但这绝不是我们拒绝帮助关爱他们的理由。任何科技的发展都应以人文为底色,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,对人的尊严的维护,对人性中追求美好生活条件的肯定。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享有美好生活的权利,都应享有时代科技发展红利的权利。
虽然科技潮流给大多数人带来了美好生活,但我们绝不能无情地抛弃那些“少数”,“丛林法则”不应是抛弃“少数”的理论背书。对待这些少数,我们理应提供必需的关爱,在高科技的时代,我们仍需给这些步伐慢的少数提供一些“传统”的选择。对待这些“少数”,除了有各种人工智能服务之外,还应有各种人工服务;除了有各种科技感十足的电子产品之外,还应有一些略显年代感的“老年机型”……总而言之,人文关爱是不以利益为重要考量的。
在科技的潮流下,我们允许一些人走在前头,当然也允许一部分走在后头。我们在前行的过程中,不忘留心他人。岂曰无衣,与子同袍,岂曰无衣,与子偕行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网上安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